欧宝ob(中国)体育在线登录入口当前位置:首页 > 欧宝ob(中国)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绿色低碳丨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绿色长城”

时间: 2024-08-08 10:08:30 |   作者: 欧宝ob(中国)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三北工程中的“三北”,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这里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产品最短缺的地区。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中等水准的一半多点,却集中了全国84%的沙化土地、70%的水土流失区。自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1亿亩土地沙漠化,近2亿亩农田遭受风沙危害,1.5亿多亩草场严重退化,沙尘暴成为春季常态。北京、银川、兰州、西宁等地年平均扬沙天数增加了2—27天,流沙还对交通安全导致非常严重威胁,仅1977年内蒙古乌达至吉兰泰的铁路就因流沙阻塞造成脱轨或被迫停车797次;宁夏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单位面积每年流失表土达3万吨,山西、陕西大小水库因泥沙淤积每年损失库容约5000万立方米和7000万立方米,黄土高原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下游河床每年升高10厘米;三北地区农业生产一直处在广种薄收、薄收广种的恶性循环中,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1976年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138个重点县粮食平均单产仅129斤,人均收入39元。1978年5月,原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专家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营造万里防护林改造自然的意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等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原国家林业总局根据同志的批示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同年11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这项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期限长达73年,并比照世纪之交、建党百年、建国百年三个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细分为八期工程。三北工程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喀喇昆仑山,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25个县,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5.3%,规划造林任务为5.3亿亩,力争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95%。

  工程建设依据党的执政理念变化和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解决‘四料’(木料、燃料、饲料、肥料)”的初心和使命,实事求是调整工程建设思路。一期工程以农田牧场防护、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重点;二期工程总结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思想;三期工程坚持重点突破,区域发展;四期工程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五期工程突出规模化治理。至四期工程(2010年)结束,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巨大成就。一是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一定效果遏制,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危害程度呈“双降”趋势。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使1.5亿多万亩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一定效果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净减少,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据监测根据结果得出,工程区有陕、甘、宁、青、蒙、晋、冀、黑等8省(区)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缩减面积占全国的85.3%。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逆转,已全方面进入改造利用沙地的新阶段。二是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呈“双减”趋势。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达1.08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5.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38.6万平方公里,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造林达1.17亿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约有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年入黄泥沙减少了3亿多吨。三是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粮食产量和农田面积呈“双增”趋势。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营造网带片相结合、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3795万亩,有效庇护农田3.4亿亩,平原农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据东北林业大学测定,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三北地区年增产粮食达187.6万吨。特别是三北工程营造的农防林和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高达4亿立方米,已具备年产200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四是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促进”。据三北四期工程评估结果为,三北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3.9亿立方米,净增6.7亿立方米。三北地区四料俱缺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营造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36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值达到537亿元;三北地区的苹果年产量达1600万吨,约占全国年产量的60%。其中,新疆特色林果业面积已超过1600万亩,红枣、核桃、香梨等12个优质果品总产量超过500万吨,新疆林果业年产值达150亿元人民币。宁夏枸杞种植培养面积达70多万亩,枸杞产物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变化。三北工程建设因势利导贯彻党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和“生命共同体”理念,突出重点、规模治理,先后启动实施了百万亩防护林基地、规模化林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县、精准治沙县建设和退化林修复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习对三北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世界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三北工程建设42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近4.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5.05%提高到13.84%,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兴林富民的“绿色长城”,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世界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一是改善了生态状况,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叠加五期工程建设成果,40多年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土地沙化的逆转,工程区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4.7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了67%,年入黄河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61%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陕西省榆林市的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9%提高到33%,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延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1.3%,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取得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成效。工程区林草资源持续增加,生态功能明显地增强,为三北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脱贫攻坚奠定了最坚实的生态基础。二是构筑了农业生态屏障,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工程区45.6%以上的农田实现林网化,亩均粮食产量由工程实施前的10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300多千克,仅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就每年增产粮食1060万吨,累计增产4.23亿吨。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农田防护林也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初步统计,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活立木总蓄积已达1.7亿立方米,活立木资产价值高达850亿元。部分地区以农田防护林的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业正在带动着农村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成为农业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吉林省政府启动了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和改造农田防护林113.5万亩,重现林网如织的农田防护体系。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中央每亩补助500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按每亩1165元的标准配套支持,高标准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与改造。三是壮大了林草产业,助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40多年来,三北工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全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沙产业、种植业、林下经济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等新型产业,全力开拓森林旅游、生态观光等朝阳产业,初步在黄土高原、新疆绿洲、燕山山地建成了三大特色林果产业带,成为区域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与工程启动之初相比,经济林面积由1585.95万亩增加至2017年的6085.05万亩,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比1978年前增长了约30倍,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约1500万人依靠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脱贫贡献率达27%。三北地区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达3.85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甘肃三北工程区发展特色经济林1500万亩,产值达200多亿元,有14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四是改善了人居环境,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40多年来,工程建设顺应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对良好生态需求的意愿,坚持把生态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环境。通过农村绿化美化,打造了一大批绿化精品乡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通过城镇绿化,特别是城郊大规模环城绿化带建设,构筑了城镇外围的生态屏障,提升了城市宜居环境。据全国森林资源第九次清查资料显示,三北工程区人均森林面积已达3.9亩。目前,共建有森林公园8572处、国家湿地公园324个、国家沙漠公园90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2处。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工程建设实践,直接感受到生态建设成效,人们爱绿、护绿、植绿的意识慢慢地加强,促进了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生态支撑。五是树立了不朽丰碑,成为了全球生态治理的典范。40多年来,在全球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荒漠化面积逐步扩大的国际大背景下,三北人民创造了“绿进沙退”的人间奇迹,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经验。在与风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铸就了伟大的三北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过去几十年,三北地区先后实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及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合作项目58个,先后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考察工程建设。1987年以来,先后有10多个工程建筑设计企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2003年,三北工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授予“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2018年获得“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ECO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ECO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重要论述,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体现出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绿色发展观和系统治理观,是推动三北工程高水平发展的政治引领和行动指南。下一步,工程建设将结合贯彻落实习关于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汇学习贯彻习在三北地区视察时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开创未来,坚决扛起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一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坚守工程建设“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的初心使命,秉持“群众喜欢啥我栽啥、地上能长啥我栽啥、市场需要啥我栽啥”的思想,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树立大食物观。在不占用耕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选择水热条件适宜、群众意愿较强的燕山山地、新疆绿洲、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等区域打造一批特色林果、木本油料和沙产业集群,为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丰厚储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在工程区优先择取一批基础好、意向高的县域率先开展生态产品监测试点,形成生态目录清单。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分批次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示范,在工程区谋划一批标志性项目工程。积极对接有关市场主体,探索开展工程区“绿碳”项目开发和市场交易模式,试点实施“绿碳”增汇工程,助力三北各地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稳步增加乡村绿量。积极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贡献,在工程区风沙危害较重区域,依托乡村公路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的利用乡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现有空间,加强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和更新改造。支持三北各地开展美丽乡村试点示范建设,充分挖掘绿化潜力,大力实施农村“四旁”绿化、立体绿化,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全方面推进科学绿化工作。充分肯定三北工程建设40多年的建设机制、管理模式、技术路线,坚定工程建设一以贯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历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发挥比较优势,锚定构筑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目标不动摇、不松紧,在工程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扛住扛好三北工程这块“金字招牌”。有序开展科学绿化试点建设。聚焦科学绿化“哪里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四个关键问题,推进工程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落实落地。逐步的提升造林绿化科学性。根据区域水、土、气、生等自然要素状况,科学选择治理方式和林草配置比例,最大限度地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因地适宜、适地适绿,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深挖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草地、城镇绿化空间、农村“四旁”绿化等国土绿化用地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造林种草方式,慢慢地提高封山封沙育林和灌木造林比重,科学确定混交林树种、方式、比例等配置。积极稳妥推进退化林修复改造。在全面掌握工程区退化林草本底及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不一样的种类退化林修复措施。优化支持方向,力争将老化退化经济林提质增效纳入退化林改造范围的同时,寻求灌木平茬复壮工作突破口,鼓励社会主体开展平茬利用,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三是大力实施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在系统梳理总结三北工程建设40多年成功模式、典型做法和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完善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工程建设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科技体系。坚持试点示范带动。依照六期工程规划,统筹经济可行性和群众意愿,组织实施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规模化治理、科学绿化、质量精准提升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建立项目实施台账和责任清单,定期调度项目实施情况,并加强对项目作业设计及实施情况的技术指导、科学论证等工作。推进造林绿化落地上图。依据工程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绿化空间实际和森林资源状况,有序安排年度绿化和森林抚育任务,实行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指导做好工程区绿化任务落地上图工作。强化科学技术创新支撑。将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转化作为六期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搭建不一样的层次的技术应用场景。立足三北地区干旱少雨实际,联合有关科研院所重点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提高造林成活率。实行由推广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的转变,组装配套造林、营林、利用等综合技术措施。始终遵循工程建设“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兴林富民”的基本任务,根据不一样的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切实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等造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四是逐步的提升三北工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要以处理问题为导向,靶向施策,集中力量逐一攻坚。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继续围绕林草植被水资源涵养与消耗、农田防护林保障粮食效益、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人工林衰退影响等课题,大力组织并且开展理论基础研究工作,厘清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基本理论阐释和机理解释,回应社会关切,正本清源。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工程建设以财政投入为主、金融资本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各生产要素向工程建设聚集。鼓励探索区域化、差别化投资投入政策,试点开展三北工程国土绿化“先造后补”、“以奖代补”、生态保护补偿等工作。加大监管监测力度。全面实施林长制,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和实际,探索设立北方旱区林草覆盖率指标,一揽子构建三北工程监督管理制度方案。将工程建设监测纳入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平台,全面监测工程区林草资源变动情况,定期形成监测报告。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沿着工程建设“多树种、多林种、带片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体系建设道路不断前进,注重自然地理格局的完整性、ECO的关联性和区域之间的系统协同性,从政策规划、体制机制、资金项目等各方面对ECO进行保护修复,逐步形成横向协同、纵向统一、条块结合的生态治理新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性。改变“单打一”做法,一体化推进工程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统筹实施工程区内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促进工程区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转变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以工程区江河湖流域、山体山脉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结合“两区两带”生态功能定位以及行政区划划分,推动以“条线为主”的单类ECO治理向以“区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全要素生态保护修复转变,谋划实施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项目,实行区域化、项目化治理。统筹抓好系统治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以突出抓好“双重”项目为突破口,按照“区域化布局、系统化治理、项目化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双重”项目立项准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双重”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的有效管控,促使工程建设逐步走上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六是努力打造全球生态治理新示范。根据美国卫星观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全球绿化率每年增幅大约在5%左右,其中有将近一半是由我国贡献,而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土绿化任务落实在三北地区。要汲取过往荣誉力量,站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向国内外发声、服务丝路经济带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供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在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大节点组织驻华使节、社会各界人士赴工程区进行当地考验查证调研,热情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论坛,正面发声阐释,营造国内外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建设丝路经济带生态屏障。结合落实“双重”工程建设项目,集中任务和力量建设丝路经济带生态屏障,探索实施西安至乌鲁木齐绿色通道、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外围基干林带、天山北坡防沙治沙、泾渭河水土保持林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等,奠定丝路经济带的生态根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探索工程区界江界河界线生态治理合作模式,加大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合作交流,积极申报联合国生态系统治理奖项,努力把三北工程打造成我国在国际生态治理领域的重要标志、窗口和新典范。(作者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扫一扫 添加微信好友
扫一扫 添加微信好友

相关推荐

  • 市政美化人造草坪围挡 市政美化人造草坪围挡
  • 海伦堡·海伦世界小区地下车库废物成堆 铁皮围挡背面“藏”着上百平修建废物 海伦堡·海伦世界小区地下车库废物成堆 铁皮围挡背面“藏”着上百平修建废物
联系人:吴策策  手机:18931817887  邮箱:160525660@qq.com
欧宝ob(中国)体育在线登录入口_ob体育在线登录网站  地址:河北省安平县逯庄村南   冀ICP备13010001号-9
一键询价:18931817887